首页 > 全能大画家 > 第801章 顾为经密码(下)

我的书架

第801章 顾为经密码(下)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“这些事情是Mr.顾做的?”

女人拿着手中的报纸愣愣出神。

“管道,电线,还有不菲的捐款?”安娜的脸隐藏在剪裁的报纸里,她把这幅照片端的离身体格外的近,依稀只能看到她白到没有血色的颌线。

“对。”

“他和酒井胜子一起捐的么?”

“胜子小姐后来也会过来帮忙,但最开始只有他。顾先生有着长期捐助计划,您不知道,当初为了能对这里进行现代化改造,还费了不少事情呢,他真的可好了……”穿旧衫子的阿姨张开嘴,一件件的数着,如卖瓜的王婆。

顾为经的家庭条件不算很好吧?
这里人均年收入也就千余美元,顾为经家里似乎在仰光河边经营着一家很小的社区画廊,不到百余平的店面,比起“画廊”这个洋气的称呼,家庭铺子也许是更贴切的形容。

顾为经也无法被归类到穷到吃不起饭的家庭。

安娜印象里,顾为经有点透纳的意思——原生家境很一般,但才华极佳,因而靠着贵人的赏识,在小小年纪就获得了最好的机会,是个行业里少见的幸运儿。

昨天女人在会面最后所露出冷笑的原因,恰恰也是如此。

顾为经的条件不好不坏,从营销的角度来说,这种“平庸”没准比特别穷或者特别富都更加糟糕。

他没有寒酸到足以引人瞩目,闻者伤心,见者落泪的地步,更谈不上富贵到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职业助力——起码在他爷爷签了大画廊以前不行。

不上不下的。

安娜讥讽对方,顾为经的爷爷一签了大画廊,家境才有了点起色,他便不知道自己是谁了。

一边装穷穿着不合体的旧正装,一边又装富迫不及待的学别人带了块跟哑铃式的超大的闪亮金表……显然就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走什么职业路线的结果。

对自己的定位不清,既不寒酸,也不体面。

弄得四不像,最后就只是突出了一个“土”字。

有那钱整劳力士,不如先把衣服换成体面一点的。

女经理安娜对顾为经露出的冷笑,是巴尔扎克笔下大报社编辑卢斯托对前来投稿的诗人吕西安——“诗人?你的衣服像是从旧货市场里偷来的!”式样冷笑。

女伯爵伊莲娜小姐对顾为经露出的讥讽,也是对巴尔扎克笔下伯爵先生对那些外省来的乡下落魄青年,三天饿九顿,却硬要给自己攒出一件特别贵的漂亮的大衣或者怀表,冲到巴黎塞纳河边的教堂里“邂逅”出来踏青的贵族千金式样的讥讽。

安娜昨天认为自己薄纱了对方,串肉串式的把他成功一剑穿心。

她故意不回头去看他尴尬的脸色,心里得意的在想要哼哼。

时过境迁。

女人眼前再次浮现起穿旧衬衫的年轻人的模样。

她耳边响起的不再是大文豪戏谑诙谐的文字,而是同在昨日里,在滨海艺术中心分别时酒井胜子对她所说的话——

“伊莲娜小姐,你始终不明白,在评价别人的时候,请要多去想一想,世上是几乎没有人能拥有你所拥有的条件的。”

“就像一个只有100元的人,他愿意拿出90元,花在善事上。也未必就比您这样拥有十个世纪也花不完的财产的人,随手拿出五十亿美元,施舍出一家博物馆来的简单。”

“论社会影响力,两者完完全全没有任何可比性。但论勇气的力量,二者未必就有显著的高下之分。”

……

女院长还在那里一件件的数着顾为经做的事情,听上去有点絮叨。

《雷雨天的老教堂》画面上的雷霆则以狂暴雄然的姿态击穿了现实世界的隔阂。

天上晴空万里。

安娜呆立在那里,被无质无形的闪电所贯穿。

女人的身体在细微的颤栗。

她盯着报上的照片看,盯着跳舞的年轻人和小女孩脸上浮现出色调一般无二的笑意看。

“顾为经哥哥对我可好了,他给了我很多礼物。”

“他告诉我应该多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,不为了当个画家,学画可以培养人观察世界的视角。”

“他说没有经验的小孩子练习练习印象派作品,是个蛮好的切入点……”

“他询问我的梦想,他还告诉我他自己的梦想,他想要当个大画家……”

……

“他?他画画时就是站在这里,抬起头看,很用心的样子。”

茉莉是个很聪明的小姑娘。

小孩子有些时候非常难以沟通,有些时候,又心思剔透的让人吃惊。

安娜一直以为对方听不懂自己那些深奥的问题。

她错了。

茉莉一直都明白自己想问的是什么,也一直都在尽自己所能的认真回答她。

反倒是她。

既没听懂,也根本没在听。

蓝裙子的小女孩每一句关于顾为经的话语,阐述的只有一个意思,她对顾为经的爱,顾为经对她的爱。

顾为经对茉莉的爱,对小孩子们的爱,对这里的爱。

而所谓发现美的仪式,顾为经用来打开“美”的宝藏的密码,从来便只有那么简单的一句话——

心中怀着爱,然后抬起头,慢慢的用心看。

是心让这一切变得不同。

是爱让这一切变得不同。

爱让平凡而庸碌的生活,平凡而庸碌的景象,升华出超然拔绝的出尘美丽。

给人以礼物是很容易的,握住孤儿的手,也是很容易的,但同一个行为,你心中怀着情感不同,也许便意味着截然不同的含义。

多年前校园慈善项目里的那位学姐,她对待非洲的小孩子像是对待一群被放养着的鸡。

所以她展现出的也只是喂鸡般的笑容。

孩子们也用格格不入来回报她。

而安娜?
“我只想到了自己。”女人用冷酷锋利的口吻,对自己下达判词。

安娜不喜欢孤儿院。

她觉得这里平庸而无聊,像是长满锈迹的铜块,于是孤儿院便也像长满锈迹的铜块一般,用平庸而无聊的态度来做为回报。

她只在乎自己能从这里得到什么,只在乎自己的情感体验。

看到老教堂那些现代化改造的第一瞬间,她率先想到是愤怒,她想要是要让这里的孩子搬出去,把这里恢复原状,尽管她的富有可以让这一切用大家都开心的方式进行。

但伊莲娜小姐知道。

那一刻。

自己真正在乎的是卡拉作画的场地,而非这些孩子们。

她甚至以为这样做,算是送给顾为经的礼物,能够让那个年轻人感到开心。
当小朋友询问能不能跟自己的狗子玩的时候,安娜同样知道,她是不喜欢的。

她说奥古斯特是她的家人,她不能命令奥古斯特陪谁玩。

这句话非常礼貌,任谁也挑不出任何错来。

安娜自己同样清楚,在她下意识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,潜意识里,其实是包含着替她的奥古斯特做出——“它也不想跟你们玩”的判断。

或者更刻薄一点的说。

那一瞬间的伊莲娜小姐,是不是还是觉得手指脏脏的小孩子,配不上和她家的奥古斯特一起玩?

她以为自己遮掩的天衣无缝。

其实她连那么小的小孩子都没骗过——那片刻的尴尬,旧日宫廷外交礼节式的微笑和握手,没有逃过对方的眼睛。

有些人会握住茉莉的手,是因为艾滋病不会通过握手传染。

有些人会拉住她,会拥抱,会把手放在她的肩膀上,会拉着她一起跳舞是因为关心她,是因为想要让她开心,是因为和她共情,是因为想要改变她的境遇,想要和她同喜同悲。

他会询问她吃不吃的饱,穿不穿的暖,梦想是什么,会把礼物递在对方的手里,握着她的手一起画画,会在意对方有没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。

他会爱她。

会爱这里的所有人。

所以……茉莉会礼貌的拒绝了她的许诺。

她,安娜·伊莲娜,她傲慢的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,以为可以用随手从手指缝里掉下来的金币收买对方,换取能温暖自己的真心。

她错了。

小孩子从来都不是什么都不懂。

她用疏远的彬彬有礼的态度对待茉莉,于是,聪明的小姑娘也用疏远的彬彬有礼的态度对待高贵的伊莲娜伯爵。

真的是很公平。

自己对待茉莉的态度,和当年她的曾曾祖父,老伯爵阁下在维也纳的午餐俱乐部里,对待黑人音乐家的态度骨子里有什么不同呢?

曾经的伊莲娜伯爵把黑人歌唱家当成了会呼吸的点唱机,用一枚面值四分之一个帝国克朗的银币交换对方的歌喉。

如今的伊莲娜小姐没有身边的小女孩当成咯咯叫的鸡,但把她当成了会呼吸的钥匙,想随随便便用一点礼物,交换对方温暖自己,交换她替自己打开美的宝藏。

爱从来不是交换。

爱是共鸣。

权力和金钱交换的只有讨好和虚荣。

只有温温热热的爱,才能交换温温热热的暖。

人会握住钥匙,会给它涂上金漆,却不会拥抱钥匙,关心钥匙,盯着钥匙的眼睛发自内心微笑,和钥匙一起跳舞。

同理。

钥匙也无法温暖一个人的心。

从始至终,道理安娜小姐都很清楚。

而说一套,做一套,对自己双标,恰恰便是伊莲娜伯爵的行事风格。

她和顾为经都来到了这间老教堂,都站在同样位置凝望的老教堂。

顾为经的眼神拥有爱,他动了情,动了爱。

安娜的眼神里只有疏离,只有女神式的高高在上。

这就是顾为经为什么比她看到了更多的东西,更多的美的原因。

有些人看到了燃烧的火,有些人只看到了漫卷的烟。

一块织锦的金色旧毯子,穿着华贵的舞鞋哒哒哒的跳着宫廷舞的舞步,得到的感受和在任何毯子上跳舞都没有区别。

除了激气的烟尘什么也得不到,世上有一万块比这更华美,织工更加细腻严谨的毯子。

只有她脱了鞋袜去,赤着脚慢慢的踩过,才能感受到其中细软的温度与热意。

安娜羞愧的无地自容。

安娜又无声的笑了笑。

女人不知道。

也是很多很多年前。

在旧社会魔都交错的贫民区街头巷弄里,当一位年长的画坛大家下意识的推开扑上来揽客的白俄妓女,而身边黄包车上的小孩子却反而抱住对方,问对方疼不疼的时候。

老先生也和她一样愣住了。

先是羞愧的无地自容,然后无声的笑了笑,最后他欣喜若狂。

安娜放下报纸,抬起头。

她伸出手指按住报上男人的脸,纤白的手指盖在年轻人被镜头定格的脸上,仿佛盖住了一盏指尖大小的暖手炉子。

那么灿烂,那么荡漾着暖意的笑容是无法被薄到透明的皮肤遮盖掉到。

笑意从她的指尖处荡漾出来,水波点点,融入身体之中。

安娜就如茉莉小姑娘所说的那样,慢慢的抬起头,好好的,用心的看身前的镜像。

什么也不想,什么也不求。

只是认真的看。

史上第一次的——安娜·伊莲娜尝试把自己接入这座老教堂巨大的感官身体之中,用拥抱而非疏离面对这里的生活。

一幅截然不同的画卷在她面前展开。

安娜觉察到了一种复杂的情绪。

她不是纯粹的喜悦,也不是单纯的悲伤。

它并非一厢情愿式的把关于“美”的想象强加在平庸苍白的场景之上的那种酸腐无味的孤芳自赏,而是旁观者被生活的激情拨动心灵后,所产生的震颤和共鸣,万千种情绪全部被被夹杂在其中。

日轮是融熔黄金的巨锤。

它将万千种闪烁的色泽全部锻打在了此刻的场景之上,建筑上布满了细碎的金粉,彩虹似的光晕,悬挂在天与地之间。

仅仅几分钟以前。

同样的场景落在安娜的眼中,她看到的只不过是密布的呛人灰尘和破了一个洞的彩窗而已。此刻笼子一样包裹着老教堂的管线里,流淌着关于生活的热流,她能听到过往不知多少年间,这里所发生的痛苦与幸福,嘶吼与欢笑。

这一切的一切集合,若真的总结起来。这就是她曾在顾为经的那幅《阳光下好运孤儿院》里所看的东西——

有关于生活的英雄主义。

安娜忽然流出泪来。

(本章完)
sitemap